问:
我在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了近十年,本以为凭着资历和工作表现,今年评中级职称是板上钉钉的事。我已经提交了所有材料,完成了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也参与了几个项目。然而,今年的评审标准突然提高了,不仅要求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还强调了省级以上奖项。
科室里好几位比我资历更深的同事,去年都因为材料不达标而落选。看到他们,我开始焦虑,觉得自己可能也悬了。
今年部门内的竞争尤其激烈,申请者比去年多了 20%,但名额却没有任何增加。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地补充材料,氛围特别紧张。感觉职称评级正在变得越来越「内卷」,难度逐年攀升。
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普通基层员工还有机会顺利晋升吗?
答:
我说几点原因吧!其实现在评职称变的更难,是综合因素导致的!
01/现在整体环境不是不好,是非常差,证书能不能用是一回事,有没有是另一回事,不光你们那里,我们这里现在也是在大量报名,谁都不希望用的时候,连个证书都没有
02/报名人数多了,基数大了,自然竞争就激烈,同等情况下,肯定材料优秀人才沾光,这样自然而然,材料标准和门槛就上去了!
03/论文你必须重视下,论文虽然现在不是必须项,但是在2021年之后,基本各地开始要求只认可三网的论文期刊,同时,中宣部其实一直在严查和改革,原来一版起发的,现在基本都是2-3版起发,无形当中,原来如果一本期刊100页,能发100篇的,现在只能发30-50篇,同时,以前可以分很多期,现在,刊期也必须缩减,所以更是产生了狼多肉少的局面!
另外一个因素,近期在严查论文代写代发,好多期刊也从原来的三网检索掉下来了,到最后,符合要求的期刊论文,更是少之又少。
04/很多工作过很多年的人才,说句客观的,你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工龄,没有业绩,这里的业绩是:荣誉/奖项/经济效益/成果等等,请问,有多少人有呢?如果没有,人才能够企及的比较轻松的,就是论文了,那么这也间接导致发论文更难!
05/最后说下奖项的问题,本身评职称,评审基础标准是没有什么变化的,您要看清楚这一点!原始的评审标准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大的变化了,为何人才感觉这几年要求多了?是因为以前虽然有标准,但是,也要看实际申报职称的人才情况到底如何?省级奖项这些要求很早就有,但是,多数人才实际申报的时候,他就是没有这个东西,那人家专家老师也不可能硬要求你说必须有,到最后没几个报名的,那不可能,所以以前,没有也就没有了!但是,现在报名的人多了,材料普遍质量提上来了,那么,人家自然而然就可以直接这么要求了!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