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职称

评职称  >   高级职称频道
评职称 主页

辛集正高职称组卷上报需注意事项

职称证

现在,能评上正高级职称的人才,要么是在行业内相当厉害,要么就是评审通过率本就不高。其实,熊老师每年协助众多人才评职称时都察觉到这样一个问题:不少人才已具备申报正高职称的条件,可他们也会格外谨慎。毕竟,正高级职称的评定绝非易事!单从报名人数来看,正高级职称的报名者就相对较少,再考虑到通过率的影响,人才们持谨慎态度也就不难理解了。今天,咱们着重为大家详细讲解正高级职称相关的材料、要求、组卷要点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先以机电行业为例来讲讲吧,这个行业的正高级职称评审在业绩成果方面有如下要求:

高级工程师职称取得后,需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三条:

(一)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至少 1 项,或者三等奖至少 2 项;或者获得国家授权评奖的行业协会、学会设立的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至少 1 项,或者二等奖至少 2 项(以上均以奖励证书为准,且需是限额定人员)。

(二)在主持或参与的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或是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改造项目中,对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发挥了关键作用,对项目实施作出了重大技术贡献(需以立项、验收材料为依据);或者主持或参与完成市(厅)级政府主管部门科技计划项目、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技术改造项目至少 2 项,并通过验收,且项目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及以上(需附鉴定或验收材料)。

(三)作为国家 I 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主要发明人,且核心技术不少于 3 项,其中至少有 2 项已转化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以专利证书、转化效益证明为准)。

(四)主持研制开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先进工艺技术及装备、先进技术的引进与转化成果、实(试)验方法,通过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验收或相关技术评价,关键技术创新性较强,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及以上,项目成果达到成熟级,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以业务主管部门验收或技术评价为准);或者主持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单项推广、转化科技项目收益达到 100 万元以上(以成果推广收益证明或成果转让登记合同为准)。

(五)独立或作为主要编著者(排名前三)公开出版本专业著作 1 部(专著字数 10 万字以上,合著 20 万字以上);或者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 2 篇以上;或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 3 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 1 篇,且在全国和国际学术专业技术交流会上交流的论文视同为公开发表论文);或者在制定国家、团体、行业、地方、企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的工程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主持或参与制定的国家、团体、行业、地方、企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通过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并颁布实施(以业务主管部门备案文件为准)。

(六)主持编制省(部)级以上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项目申请报告,为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撰写的较高水平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规划报告不少于 4 篇,且这些报告通过了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的论证或被采纳实施,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或者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带头人主持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项目不少于 5 项,并通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评价,关键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及以上,同时撰写技术研究报告不少于 4 篇;或者为配合技术研究编制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实验方法、实验规程,以及为标准制定提出的实验研究报告不少于 6 篇。

对于那些不具备规定学历(学位),但符合现职称规定年限要求,或者具备规定学历(学位),取得现职称已满 2 年以上,且业绩突出、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如果满足下列条件,可以破格申报:

(一)获得本专业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至少 1 项(以奖励证书为准,排名前五),或者获得本专业中国专利金奖或中国外观设计金奖(以奖励证书为准,排名前三);或者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至少 1 项,或者二等奖至少 2 项(以奖励证书为准,排名前三)。

(二)主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包括子课题)不少于 2 项,形成了重大科技成果,并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验收;或者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颠覆性成果并推广应用,得到了国内外广泛认可,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

接下来,结合业绩成果要求,详细讲讲申报评审材料组卷及注意事项:

(一)申报材料

  1. 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书(此表 “基层推荐单位承诺” 项目除由单位负责人签名外,还需加盖单位公章)

  2. 晋升人员量化评分推荐排名表(由基层单位分别对本单位申报正高、副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量化赋分,并加盖单位公章)

关于量化赋分,它是这样进行的:考核小组依据申报人员的述职、考核答辩、考核评议情况以及提交的有效材料,对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条件量化测评的各个项目进行综合量化赋分。量化测评赋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工作任务及所取得的成绩;

2)工作经历与能力;

3)科研成果或科研项目;

4)专业奖励;

5)著作、论文;

6)综合奖励(荣誉称号);

7)答辩水平;

8)年度及任职期满考核;

9)学历(学位);

10)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

11)继续教育情况;

12)其他方面。

制定量化赋分标准的要求如下:

一是各基层推荐单位需根据各专业申报评审条件和专业特点来制定推荐量化标准,不能设置倾向性限制条件,也不能因人而异,有亲疏远近之分,或者因人是官员还是平民而区别对待。

我省在 2015 年的全省职称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 “行政职务不得单独设项赋分。”

二是量化赋分标准不能随意变更,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经集体研究决定,不能按照领导的个人意志来制定,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三是量化赋分标准要科学合理,增强其科学性和针对性。

综合排序和确定人选的过程是:考核小组依据申报人员的量化赋分情况,进行综合排序。省职改办统一设计了《申报晋升人员量化评分推荐排名表》,排名表要求填写得分排名和推荐排名。单位领导根据考核小组提供的申报人员考核排序情况和相关政策规定,秉持公开、公平、合理、择优的原则,集体研究确定申报推荐人员。

  1.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或《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的复印件

  2. 引进高层次人才申报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登记表(如果不属于此范围,则可不提供)

  3. 专业技术人员破格申报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登记表(如果不属于此范围,则可不提供)

  4. 专业技术人员延长退休年龄审批表复印件(如果不属于此范围,则可不提供)

  5. 职务任免文件或工资表单复印件(对于从不属于参评范围到属于参评范围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首次参加职称申报评审时需提供,如果不属于此范围则可不提供)

  6. 个人社保凭证

  7. 单位局域网申报推荐公示首页和本人页页面的打印截图或照片

在单位局域网或单位显眼位置张贴公示申报人的申报相关材料以及本单位推荐人员名单。公示的具体内容包括:

1)申报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推荐量化表》、《申报评审 xx 系列 xx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情况一览表》、学历、资历、论文(论著)、获奖证书、工作总结等材料;

2)《申报人员量化评分推荐排名表》;

3)经单位集体研究确定的推荐人员名单。

公示的相关要求如下:

1)公示时间通常为 7 个工作日;

2)公示地点要便于群众查阅和监督;

3)设置意见箱和监督电话,并负责接待来访及汇总相关情况;

4)未经公示的申报材料,一律不得推荐参评。

5)在公示期间,若群众对申报人员材料提出举报或反映问题,经核实发现申报人员材料存在伪造、剽窃他人等弄虚作假行为的,两年内(不包含当年)不允许其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 学历、资历相关材料:

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2)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3)专业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

4)从业资格证书复印件(例如:教师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律师从业资格证、律师执业证等)。

  1.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相关材料:

(1)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以来年度考核情况一览表原件(由单位填写并加盖公章,负责人签字);

(2)取得现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以来年度考核表复印件;

注:正常晋升人员需提供任现职以来每年一份年度考核表,中级至少提供近四年的,高级至少提供近五年的。对于非公人员,则按照任现职以来的近几年(申报相应职称要求的最低任职年限)连续年度考核合格以上进行把握,具体要求详见新修订的申报评审条件附则。

(3)继续教育证书复印件;

(4)专业技术人员基层服务鉴定表(复印件);

(5)工作总结原件;

(6)其他相关材料(如有,则序号顺延)。

  1. 业绩成果相关材料:

  2. 各种证书或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3. 科研立项、结项及科研成果鉴定的复印件,效益证明的原件。

  4. 论文、著作相关材料:

  5. 论文复印件,需注明论文题目、《期刊全名》、× 年 × 期、排名(对核心期刊、三大检索进行标注);

  6. 著作复印件,需注明《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承担的任务或排名。

注:1. 申报单位要对提供的论文真实性负责审核,用人单位可通过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主流数据库网站进行检索;合法期刊出版单位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首页 “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 进行检索。

  1. 在论文组卷入册时,需要复印论文所在期刊的封面(标有期刊性质的那一页)、封底、论文所在页的目录以及论文内容。如果是论著,则需复印封面、编者目录、目录以及封底。

  2. 人事部统一编制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三份)原件,A4 纸大小。

  3. 《申报评审 系列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情况一览表》需从河北省职称信息管理系统中自行打印(需在线填写个人职称申报信息并保存提交后才能打印),单位需在首页照片处加盖公章,“推荐单位意见” 栏中填写推荐意见(“xx 同志所有申报材料真实、有效,符合任职条件,准予申报。” 这句话必须手写),并需审核人、负责人签字后加盖公章;(一式四份,其中三份放入材料袋,一份在单位公示使用) 不装订。

  4. 《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高级职称基本情况登记表》不装订。

(二)注意事项:

  1. 材料袋要选用结实耐用的牛皮纸档案袋,并粘贴统一格式的材料袋封面。

  2. 除要求散装的材料外,其他材料应装订成一册。

  3. 装订材料统一采用 A4 纸尺寸,要整齐规范。

  4. 申报材料装订册应有封面、封底、目录,页码要按照统一要求的格式排版打印,页码统一编写在右下角,且要与目录对应。

  5. 每人限装一袋,材料袋封面和装订册封面需加盖单位公章。

  6. 装订材料要按照装订册目录顺序进行装订。按照目录分类顺序对个人申报材料进行归类,对于目录中二级目录以下的材料顺序,申报人员可自行排序。

  7. 各种证书、科研项目(成果)、论著等使用复印件。

  8. 材料袋封面和装订册封面需单位加盖公章。

  9. 呈报的评审材料必须手续完备,内容齐全,填写、打印要正规整洁,字迹工整清晰,不得涂改、缺页或多页。应提供原件的不得以复印件代替。

  10. 申报材料时需提供所有复印件的原件。《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高级职称基本情况登记表》的 “现从事专业” 项所填内容要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的 “现从事何种专业技术工作 / 现从事何专业工作” 项所填内容保持一致;除《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高级职称基本情况登记表》上需要粘贴小二寸彩色照片外,其余按表格要求粘贴免冠彩色照片,并再另行准备一张小二寸照片(照片背面注明姓名及出生日期)。

  11. 单位人事(职改)部门负责审核材料的真实性,所有呈报的材料复印件均需由单位加盖公章,审核人签字(盖章)并签写 “原件已审核” 及日期。若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申报人参评资格,并追究部门领导及审核人的责任。

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查询相应材料的真伪(仅供参考):对于申报人员的学历,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 “学信网”,网址: ) 进行验证,如果学信网无法查询到结果或无法查询,可要求申报人通过教育部门出具学历认证。对于提供的论文,可通过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主流数据库网站进行检索。合法期刊出版单位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首页 “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 进行检索。对于申报人的业绩,要验证申报人提交的在项目、工程项目规划、设计等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工程原始材料证明。对于科研成果,要验证申报人提交的完整的课题组立项证明材料、结题证明材料(或鉴定证书),证明材料由推荐单位加盖公章后予以认可。对于奖励证书,可验证申报人提交的颁奖部门下发的获奖文件或单位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以及课题组报奖的材料,如果属于集体奖励项目,还需验证申请人参与项目程度的相关佐证材料。

  1.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需按照原人事部统一要求的内容和格式,使用 A4 纸大小进行打印或手写填报。《申报评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情况一览表》需由申报人本人登录河北省职称信息管理系统后从系统中打印,不得手写。注:以上两份表的负责人签字,基层 / 推荐单位意见栏须手写并加盖单位公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如果采用 A4 版正反面打印,需左侧黏合装订,不得使用订书器装订;如果使用 A3 版,则需用 A3 纸双面打印后对折装订(骑马钉装订)。

  2. 学历、论文、课题、奖励、发明专利相关问题:

专业技术人才承担完成的课题、专业奖励、发明专利应与其专业或岗位工作相关。发明专利需附上专利申请文件、申请人缴纳申请费及登记费的收据、专利登记手续、专利证书等。在课题组卷时,需附上课题或项目的批准文件、计划任务书以及结项鉴定材料。 辛集正高职称组卷上报需注意事项

职称咨询请扫描
Copyright @2017-2027 Power by www.zuozizhi.com
冀ICP备16025205-2号
1993219023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