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真正能评上正高级职称的人才,要么是在行业里非常厉害,要么是运气特别好,通过率并不高。
其实每年帮助很多人才评职称,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很多人才到了能申报正高的阶段,都会比较谨慎,因为他们清楚正高级职称不是那么好评的。
正高级职称报名的人数本来就不多,再加上通过率的影响,所以人才本身就会比较谨慎。今天,我就重点给大家详细讲讲正高级职称相关的材料、要求、组卷要求以及注意事项。
先举个例子,以办理人数比较多的机电行业为例,看看机电行业的正高级职称评审的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后,要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三条:
(一)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项以上或三等奖 2 项以上,或者获得国家授权评奖的行业协会、学会设立的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项以上或二等奖 2 项以上(以奖励证书为依据,且是限额定人员)。
(二)主持或参与的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或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技术改造项目,对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项目实施作出重大技术贡献(以立项、验收材料为依据);主持或参与完成市(厅)级政府主管部门科技计划项目、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或技术改造项目 2 项以上并通过验收,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以上(附鉴定或验收材料)。
(三)作为国家 I 类知识产权 3 项以上核心技术的主要发明人,其中 2 项已转化实施,取得显著效果(以专利证书、转化效益证明为依据)。
(四)主持研制开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先进工艺技术及装备、先进技术的引进与转化成果、实(试)验方法,通过省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验收或相关技术评价,其关键技术创新性较强,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以上,项目成果达到成熟级,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以业务主管部门验收或技术评价为依据);主持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单项推广、转化科技项目收益 100 万元以上(以成果推广收益证明或成果转让登记合同为依据)。
(五)独立或作为主要编著者(前三名)公开出版本专业著作 1 部(专著 10 万字以上,合著 20 万字以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 2 篇以上;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发表本专业论文 3 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 1 篇,在全国和国际学术专业技术交流会上交流的论文视同为公开发表的论文);在制定国家、团体、行业、地方、企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的工程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主持或参与制定的国家、团体、行业、地方、企业技术标准、规程、规范通过相关主管部门备案并颁布实施(以业务主管部门备案文件为依据)。
(六)主持编制省(部)级以上产业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项目申请报告,为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而撰写的较高水平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规划报告 4 篇以上,通过项目主管部门组织的论证或被采纳实施,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带头人主持 5 项以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项目并通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评价,关键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以上,撰写技术研究报告 4 篇以上;为配合技术研究编制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实验方法、实验规程、为标准制定提出的实验研究报告 6 篇以上。
对那些学历(学位)不符合规定,但符合现职称规定年限要求,或者学历(学位)符合规定,取得现职称已满 2 年,业绩突出、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若满足以下条件,可以破格申报:
(一)获得本专业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以上(以奖励证书为依据,排名前 5),或者获得本专业中国专利金奖或者中国外观设计金奖(以奖励证书为依据,排名前 3);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或二等奖 2 项以上(以奖励证书为依据,排名前 3)。
(二)主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含子课题)2 项以上,形成重大科技成果,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验收;在技术研究方面有重大突破,形成颠覆性成果并推广应用,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同,极大推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
结合业绩成果要求,详细讲讲申报评审材料组卷及注意事项:
材料袋必须用结实耐用的牛皮纸档案袋,且要粘贴统一格式的封面。
除要求散装的材料外,其余材料要装订成一册。
装订材料统一采用 A4 纸大小,确保整齐规范。
装订册需要有封面、封底、目录,页码按统一格式编写在右下角,与目录对应。
每人限装一袋,封面需加盖单位公章。
装订材料要按目录顺序装订,目录中二级目录以下的材料顺序可自行排序。
各类证书、科研项目、论著等用复印件。
材料袋封面和装订册封面都需加盖单位公章。
申报材料手续要完备,内容齐全,填写、打印要正规、整洁,字迹清晰,不得涂改,应提供原件的不能用复印件代替。
申报时需提供所有复印件的原件。《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高级职称基本情况登记表》中的 “现从事专业” 一栏要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中的相应内容一致。除该登记表上需粘贴小二寸彩色照片外,其余表格按要求粘贴免冠彩色照片,并额外准备一张小二寸照片,背面注明姓名及出生日期。
单位人事(职改)部门负责审核材料真实性。所有复印件需由单位加盖公章,审核人签字(盖章)并注明 “原件已审核” 及日期。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参评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查询相应材料的真伪(仅供参考):
对于申报人员的学历,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行验证。如果学信网无查询结果或无法查询,可要求通过教育部门出具学历认证报告。
对于提供的论文,可通过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主流数据库检索。
合法期刊出版单位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首页 “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 进行检索。
对于申报人的业绩,要验证其在相关项目、工程规划、设计等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工程原始材料证明。
对于科研成果,要验证完整的课题组立项证明材料、结题证明材料(或鉴定证书),证明材料由推荐单位加盖公章后方予认可。
对于奖励证书,可验证颁奖部门下发的获奖文件或单位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以及课题组报奖的材料。属于集体奖励项目的,还要验证申请人参与项目程度的相关佐证材料。
承德正高职称材料组卷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