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职称答辩分线上答辩和现场答辩,形式不固定,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要求和通知安排,答辩时间一般都是提前3-7天通知。
现场答辩的话,一般会提前在答辩通知中,写明白答辩的地点、具体的日期及时间安排,甚至是名单,按时去现场签到、按照答辩名单进行答辩即可。
线上答辩,从2024年开始,大多数评委会用的是专用的职称答辩系统,也有用腾讯会议或者指定APP的,目前并没有全部统一,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都会提前测试,测试一定要参加,测试之后,再安排正式的答辩时间,会有具体日期、时间段、排序,如果线上答辩的话,会发测试通知或者直接通知到人才个人或者单位。
工程师职称答辩流程
01、打招呼做自我介绍
评委老师好,我是***,毕业于***,就职于***公司,主要负责***和***等方面的工作(自己申报专业相关方向的),参与的项目主要有***等等(您提供过项目的项目名称)。
大概2分钟左右,但是,这个环节专家老师打断的概率挺高的,因为大家都在这么说,人家烦也正常,打断的概率也很高,如果您也遇到这个情况,不用慌,正常,不是您不够好,别因为这个小插曲就打断您后续的节奏!
02、提问作答环节
主要问题包含的方向为:参与过的业绩项目、发表的专利、发表的论文、行业专业知识相关、项目涉及到的行业知识相关、项目周期、参与角色、项目角色分配、项目人员情况、公司情况、项目部情况等等。
这个环节大概3-8分钟,时间不是固定的。
回答问题的方式技巧
01、作答时心理上
要做到胸有成竹、气定神闲,不紧张。逻辑上: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按点罗列(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最后等等)。
02、专家对资料挑毛病
答辩面试的时候一般会问哪些问题?说到底,面试答辩和找工作面试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因为一般来说,河北答辩的时候,没有固定的题库,所以,发问都是专家老师随机性的,不过,如果您自己换一个角度,就会发现,专家老师的提问,都会揣着怀疑性:
第一个怀疑的方向,就是所有的评委会,对您参与的角色,表示怀疑!
你到底是不是干这个工作的?因为每个地方,每年都会有很多的人才,并没有按照熊老师所说的,提前规划和准备自己的申报材料,导致申报的时候,基本就是“三无人员”,没论文,没专利,没业绩!
但是呢,又想报名,怎么办呢?当然是“过度包装“了!
专家老师也不是吃素的,您觉得人家不知道这回事吗?所以,在职称答辩过程中,专家老师会围绕这一块来展开一些提问,重点要看看,您是不是有自己说的这么厉害?
第二个怀疑的方向,就是对你提供的材料,表示怀疑!
既然角色有可能冒充,那么材料,势必就是角色的外衣了,你的项目业绩、成果、荣誉、奖项、论文等等这些东西,会围绕这个来进行提问。
比如问你的甲方单位叫什么名字?你的监理单位叫什么名字?你的总监叫什么?或者你的项目经理叫什么名字?这个项目都有谁参与了?项目的参与角色都是谁呢?怎么刚才你们单位的同事没说有这个项目呢?等等这一些相关的问题,都有可能出现。
还有像对你的论文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会问这个论文是你自己写的吗?怎么会有错别字?论文投稿的期刊叫什么名字?这本期刊的主办单位叫什么名字?什么时候出刊的?在哪个网站检索啊?这个论文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涉及到的技术层面的东西都有哪些啊?
所以说,要灵活作答,尽量规避矛盾问题,可以适当转换话题,尽量引导专家老师问自己比较擅长的专业知识。
03、常见基本问题
基本问题除了常规询问之外,就是简单了解了,毕业院校名称、学历层次专业、毕业时间、上级职称发证机关、上级职称专业、上级职称取得时间、每一个业绩扩展描述、论文扩展描述、您目前就职的公司名称、所在场地、成立时间、资质情况、还有工作经历等等,都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对于大部分人才来说,这些都是走过场了,问题并不大。
而且中级职称时间没有那么长,短的3-5分钟,当然了,慢的也有半小时的,不过,一般这种比较少,您就按照中级5-8分钟,高级15-25分钟即可就好,时间一般都够的!
04、现场答辩注意事项
职称答辩尽量提前到,因为会有名单排序,您需要提前熟悉场地或者排名次序,一般建议提前至少1小时到达,按照通知进场签到,如果个别原因,没有进场的请不要喧哗,签到后等待通知答辩,现场先自我介绍,时间可以长一点点,专家会提1-3个左右的问题,直接开始作答。
回答途中,专家还可能根据您的描述,与您交谈,注意答辩时放宽心态,不能害怕或胆怯。
能答多少就答多少,会说的多说,不会说的一带而过,如果对方提问的问题严重超纲,可以直接提出来,答辩答辩,有答有辩,专家老师也是从您这会过来的,一般不会故意为难您。
答辩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谦逊的态度,礼貌稳重,不要过于紧张也避免过于放松,节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执拗和过于争辩,答辩期间手机保持静音或关机状态。
回答时尽可能的表述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当答辩专家问到您会的问题,简洁明确的阐述准确;如果问到不会的问题,可避重就轻,围绕专家问的问题、结合评审专业说自己熟悉的领域内容。
参与的项目业绩论文等一定要认真记牢多看几遍,基础材料不能不熟悉。
很多人才担心的问题,就是自己本专业的一些问题,评委会不会问的特别深?会不会问的特别难?
熊老师认为,一般不会。
首先,在答辩过程中,一般不会问超出你自己的专业和材料之外的问题,就算是问到了,你会,可以说,不会,也可以提醒对方超纲了。
其次,在这里面问的问题,只要你是干这样的工作,基本上都可以回答出来。
比如你是干监理的,他问你监理规划、监理大纲和监理细则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结合你业绩里面的某一个项目,让你谈一谈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又是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施工阶段常见的质量问题一般都有哪些?某某施工当中一般常见的通病都有哪些?等等。
这样的问题,其实不是很难,如果他去问你一些特别刁钻的问题,就有可能代表这个人可能不喜欢你,他在为难你,存在这个情况,但是很少。
你要知道,评委每天不会只面试你一个人,他要面试很多人,所以他不会准备太多太多的问题,有的评委喜欢让你自己来说,让你在业绩库里面以某个业绩作为背景,让你谈一谈在这个项目,和这个课题当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难题是什么?你们是怎么解决的?他根据你回答的内容当中,再去找到几个小点,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让你来回答,这是比较常见的!
工程师职称答辩准备
01、对于提供的业绩项目材料,一定要能顺利回答自己的岗位和参与角色(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技术员、总工、试验员、设计师、检测师、监理、安全员等等),工程项目的开始及结束时间(项目周期)、工程项目的名称是什么,主要是做什么,在里面负责什么,项目里面都有谁,谁都是负责参与什么角色的,其实说白了,可以往自己熟悉的方向说,不熟悉的直接不说或者带过即可。
02、专利的名称、软著的名称,以及相应的经济效益转化情况。
03、论文的发表刊物名称、发表时间、论文名称、论文摘要、论文正文框架内容、所在页数、发表篇数、检索网站、论文涉及到技术问题都有哪些、几个人写的等等。
04、可行性研究报告、课题、技术成果的时间、主要内容等。
05、申报专业相关的专业问题。
06、你获得的荣誉和奖项都有哪些?分别是什么时候获得的?你排名第几?里面都有谁?是通过哪个项目获得的?
07、专著是什么时候发的?写的主要核心内容是什么?是独著还是合著?你排名第几?主编还是副主编?
08、考核年限内的几个单位分别都有谁?你分别从事的岗位角色是什么?这几个单位又分别有哪几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