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职称评审变化都不大。一般政策正式执行前两三年,就会陆续过渡,这才是政策落地的常规节奏。最近,好些人追着熊老师问:“总在网上瞧见啥大改革、取消职称、取消前置职 ………
每年职称评审变化都不大。一般政策正式执行前两三年,就会陆续过渡,这才是政策落地的常规节奏。最近,好些人追着熊老师问:“总在网上瞧见啥大改革、取消职称、取消前置职称的视频,这事儿到底咋回事?”熊老师跟大伙儿说实情吧,这些大多是博眼球的标题党。就说取消前置职称吧,在河北都实施好多年咯,没出啥新通知,更没大变样,一直就这样。为啥会谣传呢?还不是有人瞅准信息差,拿这事儿忽悠人。在河北,直接评中级、高级职称都是老政策咯,没啥稀奇的,早都这么干啦。
回到正题,中高级职称评审时,业绩要求的差别主要在严格程度和含金量上,但大方向、筛选的路子、种类都差不多。先搞清楚啥是业绩材料。
评职称要准备的业绩材料,主要是三部分:一是项目合同,二是项目进行时的过程资料,三是项目收尾时的竣工验收材料。这三样是证明业绩客观性、真实性、技术能力水平和完整性的关键。
就拿工程项目来说,包括上级部门的通知、指导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划方案、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安全会议纪要、图纸清单、竣工验收报告、业主表彰等等。
有个重点得提醒大家,很多人容易忽略工程合同中,除了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之外的材料。其实,只要和本专业相关的都值得一一收集,能作为业绩证明的备选材料。不过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虽然厚,但实际意义不大。
那业绩材料从哪儿来呢?熊老师给大家梳理梳理:
项目获奖和荣誉:有荣誉、奖项傍身,评职称的通过率就上去了。尤其是副高和正高职称,有突出的奖项、荣誉,通过率会更高。为啥呢?因为这荣誉和奖项是个人成果的集中体现。不管是项目得奖,还是你个人因项目获奖,都算优质业绩成果。不管是国家级、省部级、县区级奖项,还是受业内认可的优质行业奖项,都能作为证明材料。关键是要把奖项证书、与奖项相关的项目材料、获奖材料,以及能体现你在项目、奖项里名字和含金量的材料,都尽量备齐。
解决项目难题:想展现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就看在参与的项目里,碰上啥难题了,你是咋解决的,用啥技术手段搞定的。很多项目施工时,常常出现人力、物力、财力调配不当,或者存着不少施工隐患的问题。要是你负责的项目里,碰上行业里常见的难题,而且你在解决设计、施工、维护、安装中的复杂技术难题上效果显著,还得到有关专业主管部门认可,那也可以算业绩补充。相关的技术报告,或者得到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材料,都得备上。一般来说,解决技术难题还能通过论文成果或者专利成果体现,这两个东西也是优质成果,对评职称很有帮助。
项目盖章文件:比如你负责项目预算,可以把预算书复印一份,上面得盖单位公章,同时让单位开个证明,证明这项目是你参与完成的。是哪级工程,就找哪级主管部门开证明,得盖章。还有,项目里的一些环节性材料,比如开工报告、安全会议纪要、图纸、清单这些,要是上面有你签字盖章的,都可以放进项目过程材料里,这都是证明你业绩成果的好东西。有个误区得提醒大家,别在一张纸上写自己参与了啥项目工程,然后让单位盖个章就完事,这不管用。为啥呢?因为你在单位要是跟领导关系好,你想咋盖章就咋盖章,这东西就没啥说服力,还容易让专家觉得你没真材实料。
重大技术创新:这重大技术创新,在副高里头不多见,正高里头也有,但也不算多,一般都是行业里的顶尖人物才能搞出来。要是你能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有重要创新,还能取得社会、经济效益,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认可,那也可以当业绩补充。不过,能整出这玩意儿的人才,真是少之又少。要是能符合上述三种情况,那通过率就相当高了。
说到底,评职称,业绩材料得好好挑挑拣拣,把个人重点突出出来,把个人贡献好好优化优化。大伙儿工作内容、岗位都不一样,别想着用一套标准去套所有人。这就是为什么熊老师总说,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候,你瞅着不重要的材料,说不定就是影响通过率的关键。
熊老师可没想故意为难大伙儿。每年职称申报人数那么多,很多人说:“你就尽管让我提供这材料那材料。”其实啊,也没人真去深问。为啥呢?因为真没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琢磨那些没材料的人到底行不行。客观材料才是关键。其他那些东西,答辩阶段再跟老师好好交流也行。大伙儿别太死板。得记住,职称评审可不是通过性考试,它是择优评审,有通过率的。业绩人人都有,为啥别人能过,你过不了?自己好好琢磨琢磨这个事儿。 职称报名材料:工程机械评职称业绩如何提供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