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年职称评审情况大体趋同,没有明显变动。一般而言,若某项政策要正式实施,那在它正式落地前的两三年里,就会逐步开展过渡工作,这是正常的政策推行模式呀。近来不少 ………
其实每年职称评审情况大体趋同,没有明显变动。一般而言,若某项政策要正式实施,那在它正式落地前的两三年里,就会逐步开展过渡工作,这是正常的政策推行模式呀。
近来不少人才常问熊老师,说总在网上看到一些宣称职称大改革、取消职称、取消前置职称之类的视频,这些信息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熊老师要告诉大家,这些大多属于 “标题党” 行为。像河北取消前置职称这一政策,早已推行多年,既没有新通知出台,也没有什么大变动,一直沿用至今。只是有人利用大家对信息的差异来迷惑人,在河北直接申报中级、高级职称是可以的,这属于老政策,大家早已习以为常了。
说到重点,中高级职称评审对业绩的要求,在严格程度和含金量上有所不同,但业绩的整体方向、筛选标准、种类类别等基本大体一致。那咱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业绩材料。
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业绩材料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参与项目时与国签订的项目合同、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类资料以及项目收尾阶段的竣工验收材料。
这些材料分别是证明业绩客观性、真实性、技术能力水平以及完成情况的关键依据。
就拿工程项目来讲,涉及到的上级有关部门通知、指导文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划方案、工程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竣工验收报告、业主表彰等都属于业绩材料范畴。
这里得重点提醒一下,很多人才容易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除工程合同中的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外,其他与本专业工作相关的材料都可以收集起来,作为业绩证明材料的备选。不过,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虽说内容多、张数厚,但实际对职称评审意义不大。
那业绩材料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呢?咱们又该从哪儿收集这些材料呢?熊老师经总结发现,业绩材料来源主要有以下几处:
拥有荣誉奖项,是人才职称评审高通过率的重要前提。尤其对于申报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的人员来说,那些手握重要荣誉、大奖项的人才,其通过率往往非常高,这是毋庸置疑的。
优质奖项和荣誉是个人各方面成果产出的优质体现。倘若你参与的项目获奖,无论是项目本身获奖,还是你凭借该项目获得个人奖项,都算优质业绩成果。
这个时候,不论是国家级、省部级、县区级奖项,还是行业内认可度高的优质行业奖项,都可作为客观业绩证明材料。你一定要注意,不仅要提供获奖证书,还要提供与奖项相关的项目客观材料以及能体现你名字和含金量的客观材料。
若想客观展现专业技术水平与能力,那在参与过的项目中遇到难题并成功解决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途径。
在很多项目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人力、物力、财力难以解决,甚至存在诸多施工隐患的问题。若你在负责的项目中遇到行业常见的难题,并通过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设计、施工、维护、安装中的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且得到有关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那这也算是业绩补充。
相关的技术报告或者获得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客观材料,你都应提供出来,不能仅靠口头表述,客观材料至关重要。
而且一般情况下,解决技术难题往往会以论文成果或专利成果的形式呈现,这些成果质量较高,也是助力职称评审通过的关键因素。
假如你负责项目的预算工作,可以直接复印一份预算书,上面盖有单位公章,同时让单位出具一份证明,证实该项目是你参与完成的。
不同级别的工程项目,应到相应级别主管部门开具证明并盖章。此外,项目中的一些环节性材料,如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以及涉及的图纸、清单等,特别是那些有你签字盖章的材料,都可以作为项目过程材料的一部分。
不过,这时候要提醒大家一个误区,很多人才喜欢在一张纸上写自己参与了某某项目或工程,然后让单位盖章,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其没有客观性体现。坦白讲,在单位,若你和领导关系好,可能随便盖个章,这东西就显得毫无意义,反而会让专家觉得你没有什么真材实料,所以千万不要这么做。
重大技术创新在副高人才中不算多见,在正高人才里也不算常见,一般都是行业大拿级别的人物才能达到。若能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取得重要创新成果,并获得社会、经济效益,且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那也可作为业绩补充。不过,这种情况涉及的人才非常少。
综上所述,如果人才具备上述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职称评审通过率就会很高。
总之,职称评审这件事,业绩材料要择优呈现,突出个人重点,优化个人贡献。每个人的岗位、工作内容各不相同,因此不能用一套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这也就是熊老师常说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的原因,说不定你觉得不重要的材料,反而是影响通过率的关键因素。
熊老师也并非故意为难大家。很多人才抱怨:“你就要求我提供这材料那材料。” 其实,你得想清楚,每年职称申报人数众多。大多人才可能会说:“不信你去问。” 可是,事实是没人会去问,你有材料就提交,没有就退出,如此简单。
人家也没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判定那些没有材料的人才是否具备相应的水平和能力,客观材料是第一前提。其他方面,你可以在答辩阶段与答辩老师详细沟通,这完全可以,大家不必如此死板。
有一点必须明确,职称评审不是通过性考试,而是择优评审,是有通过率限制的。既然大家都有业绩,那为什么别人能过,你却过不了呢?大家得好好客观思考这个问题呀。 职称报名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职称业绩材料怎么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