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欠佳者,要提前一年左右筹备材料为宜。业绩出色者,其实即便在申报前一个月才准备材料,也没多大问题。大家别总纠结说:为何别人能晚些准备,我就得早早动手,你跟别人 ………
业绩欠佳者,要提前一年左右筹备材料为宜。
业绩出色者,其实即便在申报前一个月才准备材料,也没多大问题。
大家别总纠结说:为何别人能晚些准备,我就得早早动手,你跟别人情况相同吗?别人有的优势,你又具备多少呢?
若你的业绩材料确属上乘,那么在职称申报的前一个月开始整理准备也是可行的。然而,实话实说,大多数人并未达到如此出色的程度, 这是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中高级职称评审时,对于业绩的要求,主要在审核的严格性和成果的含金量上有所差异,但就业绩的整体方向、筛选原则、类型与分类来看,基本大体相似。那么,首先我们得先弄明白,何为业绩材料:
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业绩材料主要涵盖三个部分:参与项目的合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类资料以及项目收尾时的竣工验收文件。
这些材料是验证业绩客观性、真实性、技术能力水平以及项目完成情况的核心依据。
例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各类规划文件、工程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开工会议纪要、图纸目录、竣工验收报告等。
这里要着重提醒一点:多数人容易疏忽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工程合同里,除了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之外,其余与本专业工作沾边的材料都应收集成业绩证明材料的备选项!不过,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虽篇幅冗长、页数繁多,但实际并无多少实质价值。
那么,业绩材料主要从哪些渠道获取呢?熊老师对此总结了以下几点业绩材料的来源:
1、参与项目所获的奖项与荣誉
奖项与荣誉是个人成果的优质体现。如果你参与的某个项目获奖,不管是项目本身获奖,还是你凭借该项目获得个人荣誉,这些都属于优质业绩成果。此时,无论是国家级、省部级、县区级奖项,还是行业内一些高含金量的奖项,都能作为证明你业绩的客观材料,但要注意必须提供相应的获奖证书。
2、在项目中解决遇到的难题
若想客观展现你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能力,可回顾自己参与的项目,思考遇到了哪些难题,你又是通过何种技术手段成功解决这些难题的,这便是有力的证明!
许多项目施工过程中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有些问题无法彻底解决,留下诸多隐患。
若你负责的项目遇到了行业常见的难题,且在设计、施工、维护、安装等环节成功解决了复杂的技术难题,并取得显著成效,且获得相关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那么这些也可以作为业绩的补充。相关的技术报告或得到行业及主管部门认可的客观材料都需要提供出来,不能仅凭口头表述。客观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项目中的其他盖章文件
假如你负责项目的预算工作,可直接复印一份预算书,并在其上加盖单位公章,同时让单位出具证明,证实你参与了该项目。根据工程级别,到相应的主管部门开具证明并盖章。此外,项目中的环节性材料,如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等,尤其是有你签字盖章的文件,都可作为项目过程材料的一部分,这些文件也是职称评审中证明业绩成果的重要证据。
4、取得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重大技术创新成果通常在副高职称中较为罕见,正高职称中也并不多见,这往往是行业顶尖人物的专属领域。若能将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经验进行重要创新,并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且获得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那么这些成果也可作为业绩补充。不过,能够达到这一水平的人才实属凤毛麟角。若您具备以上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那么职称评审的通过率就会大幅提升。
总而言之,职称评审时,业绩材料要精心筛选,突出个人重点贡献,优化个人业绩展示。鉴于每个人的工作内容与岗位存在差异,切勿用同一套标准去衡量所有人。这也就是熊老师常强调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候,那些看似不重要的材料,可能正是影响你通过率的关键所在。
熊老师绝非故意刁难大家。有些人才抱怨:“你凭什么要求我提供这材料、那材料?”可你要清楚,每年职称申报人数众多,许多人会说:“不信你去调查。”但实际上,没人真有那份精力去逐一核实。若有材料,就提交上去;若没有,就只能退出,就这么简单。评审部门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评判那些未提供材料的人才是否具备相应水平。客观材料是评审的基础,其他方面可在答辩环节与评审老师深入交流,没必要过于刻板。
大家一定要明白,职称评审不是简单的通过性考试,而是择优录取的过程,存在一定的通过率。既然人人都有业绩成果,为何别人能通过评审,而你却不能?希望大家能客观理性地思考这个问题。 职称报名材料:城乡规划评职称业绩如何提供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