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记住,通常来说,一项正常的政策不会骤然实施。倘若你看到某些新闻声称是重磅消息,像取消这个、取消那个之类的,那么多数情况还是不要轻信为好。这类消息往往带有标 ………
大家要记住,通常来说,一项正常的政策不会骤然实施。倘若你看到某些新闻声称是重磅消息,像取消这个、取消那个之类的,那么多数情况还是不要轻信为好。这类消息往往带有标题党性质,若非如此,可能就吸引不了多少人去点开观看。
拿河北的社保来举例。咱得承认,早年间职称评审采用线下申报的形式,因而存在着一些细节方面的不完善之处。这导致不少人才误以为河北职称评审十分简单,其实情况并非如此。
如今河北职称改成了线上申报,管理起来更为便捷,所以政策愈发严谨。对比 3、5 年前,官方发布的政策在表面上并无变化,只是审核更为便利,才让人感觉好像变得严格了。这只是人们的错觉,并非河北职称政策的难度真的增加了,而是政策执行变得更加规范化了。再说到社保问题,也并非今年才突然提出如此要求。在河北省即将推行电子申报的安排之后,就陆续开始提及这个问题了。从 2018 年起,便逐渐开始严格要求社保等各方面内容。只不过当时线上的系统尚未完善,各方面执行起来较为繁琐。现在线上系统已经非常完善,执行起来也就更加便捷了。对于那些不想遵守规矩的人才来说,自然会感觉政策越来越严格。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政策并非突然执行,而是逐步推进的。
回到重点,中高级职称评审对于业绩的要求,主要是在严格程度和含金量上有所区别,但在业绩的整体方向、筛选、种类等方面,基本大体一致。那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业绩材料:
在评职称的过程中,业绩材料主要包括三部分:参与项目的合同、项目进行中的过程环节资料以及收尾阶段的竣工验收材料。
这些材料是证明业绩客观性、真实性、技术能力水平以及完成性的关键所在。
比如在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各种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指导文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划方案、工程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安全会议、图纸清单、竣工验收报告、业主表彰等。
这里要着重提醒大家:很多人才容易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工程合同里,除了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之外,但凡是与本专业工作相关的材料都可以收集起来,作为业绩证明材料的备选。不过,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虽然页数众多,但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那么,业绩材料的来源主要有哪些呢?应该从哪里收集这些材料呢?熊老师总结出以下几点业绩材料来源:
参与项目获奖和荣誉 :拥有荣誉和奖项是人才评职称高通过率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评审时,那些获得重大荣誉和奖项的人才,通过率通常非常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优质的奖项和荣誉,无疑是你各方面成果产出的优质体现。如果你参与的某个项目获奖了,无论是项目获奖还是你个人通过该项目获奖,都属于优质业绩成果。无论是国家级奖项、省部级奖项、县区级奖项,还是行业内认可的优质奖项,都是证明你业绩的客观材料。因此,一定要提供奖项证书材料,与奖项相关的项目客观材料以及能够体现你在项目和奖项中的名字及含金量的客观材料。
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难题 :如果你想客观展现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那么在参与的项目中遇到过什么难题,你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通过何种技术手段解决的,这些都是一种客观体现。在很多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人力、物力、财力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甚至会埋下很多施工隐患。如果在你负责的项目中遇到了行业常见的难题,并且你成功解决了设计、施工、维护、安装中的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且效果显著,经有关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那么这些也可以作为业绩补充。相关的技术报告以及获得行业或主管部门认可的客观材料,需要提供出来,不能仅靠口头表述。一般情况下,解决技术难题往往会通过论文成果或专利成果的形式来体现,这两种成果也是助力你顺利通过职称评审的关键因素。
项目其他盖章文件 :假如你负责项目的预算工作,可以直接复印一份预算书,上面盖有单位公章,同时让单位出具一份证明,证实该项目是你参与完成的。根据工程的级别,到相应的主管部门开具证明并盖章。此外,你参与项目中的一些环节性材料,如开工报告、安全会议、图纸、清单等环节性的材料,尤其是涉及到你签字盖章的那些材料,都可以作为项目过程材料的一部分。但在这一过程中,有个误区需要大家注意,那就是有些人才喜欢在一张纸上写上自己参与了某某项目、某某工程,然后让单位盖章。这种形式是行不通的,因为它缺乏客观性。直白地讲,在你们单位,如果你和领导关系好,你想怎么盖章就怎么盖章,这样的材料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会让评审专家觉得你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
取得重大技术创新 :重大技术创新在副高职称评审中较为少见,正高职称评审中虽然也不多,但行业一般是内的顶尖人才才能涉及。如果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取得重要创新成果,并且产生了社会、经济效益,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那么这些也可以作为业绩补充。不过,能够达到这一水平的人才非常少。倘若人才具备以上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那么其通过率就非常高了。
总而言之,职称评审这件事,业绩材料应当择优呈现,突出个人重点,优化个人贡献。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岗位都有所不同,所以尽量不要用一套固定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这也就是为什么熊老师总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人才可能认为不重要的材料,却可能是影响通过率的关键因素。
熊老师并没有刻意为难大家。很多人才抱怨,要求他们提供这样或那样的材料。但你要明白,每年职称申报人数众多,大多数人并不会主动去询问,更多是 “你有材料就提交上来,没有就算了”。评审专家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判定那些没有提交材料的人才是否具备相应的水平和能力。客观材料是第一前提,其他方面可以在答辩阶段与答辩老师进行详细沟通。大家不必过于死板。
有一点必须清楚,职称评审不是通过性考试,而是择优评审,是有一定的通过率限制的。既然业绩人人都有,那么不妨好好客观地思考一下,为什么别人能通过而你不能呢? 职称报名材料:工民建职称申报工作业绩材料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