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评职称,基础条件多数人都能满足,若不满足,那申报本身就有问题。所以,后续谁会被淘汰,关键看你提交的业绩成果材料质量如何。业绩成果材料的客观性至关重要。常有人 ………
如今评职称,基础条件多数人都能满足,若不满足,那申报本身就有问题。所以,后续谁会被淘汰,关键看你提交的业绩成果材料质量如何。
业绩成果材料的客观性至关重要。常有人自夸业绩斐然,却拿不出有力的客观材料来证明,那这些业绩就如同虚设。其实,工作多年的人才们不必过度担忧,到了中级和高级职称申报阶段,大多数人并非没有材料,而是不知如何将其客观呈现。
真正客观的材料,往往是甲乙双方签订,甚至三方、四方共同签订的文件,这样的材料更具客观真实性。此外,获得相关部门表彰、认可、盖章、签字或被媒体报道等,也是业绩客观体现的有效形式。然而,很多人才难以把握这个客观度。
中高级职称评审对业绩的要求,在严格程度和含金量上有所不同,但业绩的整体方向、筛选标准、种类等基本一致。我们先来明确业绩材料的范畴。
在评职称过程中,业绩材料主要包含三部分:参与项目的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料、竣工验收阶段的材料。这些材料能证明业绩的客观性、真实性、技术能力水平以及完成情况。
比如工程项目中的上级部门通知、指导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划方案、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竣工验收报告、业主表彰等。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容易忽略工程合同中除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之外的与本专业相关材料的收集,这些材料可作为业绩证明的备选。但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虽内容繁多,却无太大实际意义。
那么,业绩材料主要从哪里收集呢?熊老师总结了以下几方面:
1.项目获奖和荣誉:荣誉和奖项是提高职称评审通过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评审,拥有重大奖项和荣誉的人才通过率往往更高。优质奖项和荣誉能体现个人成果产出的优质性。无论是项目获奖还是个人因项目获奖,都属于优质业绩成果。国家级、省部级、县区级奖项以及行业内认可的优质奖项,都是业绩证明的客观材料。需提供奖项证书、与项目相关的客观材料、获奖材料,以及能体现个人名字和贡献的材料。
2.解决项目中的难题:在参与项目中遇到难题并成功解决,能客观体现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项目施工中常出现人力、物力、财力难以解决或存在施工隐患的问题。若负责的项目中解决了行业常见的难题,且在设计、施工、维护、安装中的复杂疑难技术问题解决效果显著,并经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可作为业绩补充。相关的技术报告或获得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客观材料需提供。一般来说,解决技术难题可通过论文成果或专利成果体现,这两者也是助力职称评审的关键。
3.项目其他盖章文件:如负责项目预算,可复印盖有单位公章的预算书,并让单位出具证明,证实项目由你参与完成。根据工程级别,到相应主管部门出具证明并盖章。项目中的一些环节性材料,如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等,特别是有签字盖章的材料,可作为项目过程材料的一部分,是职称评审业绩成果的有力证据。但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在一张纸上写自己参与了某个项目就让单位盖章,这种形式缺乏客观性,会让专家认为你没有实质业绩。
4.取得重大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在副高申报中较少见,正高申报中也属稀缺,一般是行业顶尖人物才能涉及。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取得重要创新,并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的可作业绩补充。这种情况涉及的人才极少,若有,则通过率会非常高。
总之,职称评审中业绩材料要择优呈现,突出个人重点,优化个人贡献。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岗位不同,不要用同一标准衡量所有人。这也是为什么熊老师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看似不重要的材料,可能是影响通过率的关键。
熊老师并非故意为难人才。每年职称申报人数众多,评审专家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判定没有材料的人才是否具备相应水平和能力。客观材料是第一前提,其他内容可在答辩阶段与专家沟通。要明确职称评审是择优评审,有通过率限制。大家都有业绩,为何别人能过而你不能?客观思考这个问题,认真准备客观的业绩材料。 职称报名材料:机械标准化技术职称申报工作业绩材料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