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河北各地的不少单位已陆续发出通知,要求着手准备今年的职称申报工作,想必许多申报人员也已收到准备材料的具体通知。接下来,熊老师的文章会结合当下实际申报材料的 ………
如今,河北各地的不少单位已陆续发出通知,要求着手准备今年的职称申报工作,想必许多申报人员也已收到准备材料的具体通知。接下来,熊老师的文章会结合当下实际申报材料的有关情况,给大家讲讲职称评审业绩材料该如何准备,尤其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业绩材料准备多少份比较合适。熊老师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理论上,考核年限内所有的业绩成果材料都能作为评审材料,但前提是业绩材料必须连续不断档,只要是考核年限内连续参与的业绩材料,不管多少份,都可以用于职称评审。
在中高级职称评审中,业绩要求主要在严格程度和含金量上有所不同,但业绩的整体方向、筛选标准以及种类类别基本大体相似。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确业绩材料的定义。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业绩材料主要涵盖三大部分:项目合同、项目过程中的环节资料以及竣工验收材料。
这三类材料分别是验证业绩客观性、真实性、技术能力水平以及完整性的核心依据。以工程项目为例,涉及到的业绩材料包括上级部门的通知与指导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划方案、工程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竣工验收报告以及业主表彰等。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许多申报人员容易忽略这样一个问题:在工程合同里,除了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之外,其他与本专业工作相关的材料都可以收集起来,作为业绩证明材料的备选。然而,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虽然内容繁多,但实际价值有限。
那么,业绩材料主要从哪些渠道获取呢?以下是熊老师总结的业绩材料来源:
1.参与项目获奖和荣誉:拥有荣誉和奖项是职称评审高通过率的重要前提条件。尤其是申报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时,那些获得重大荣誉和奖项的申报人员,其通过率通常会非常高。优质奖项和荣誉,是各方面成果产出的优质体现。无论是参与的项目获奖,还是个人因项目获奖,都属于优质业绩成果。无论奖项级别高低,无论是国家级、省部级、县区级,还是行业内认可的优质奖项,都可以作为客观业绩证明。在申报职称时,要注意提供奖项证书、相关项目材料以及能够体现个人名字和贡献的获奖材料。
2.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难题:若想客观展现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可以通过项目中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过程来实现。很多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人力、物力、财力无法解决或存在施工隐患的问题。如果负责的项目中解决了行业常见难题,且在设计、施工、维护、安装中的复杂疑难技术问题解决效果显著,并得到有关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那就可以将其作为业绩补充。相关的技术报告或得到行业及主管部门认可的材料都需提供,不能仅凭口述。通常,解决技术难题还会以论文成果或专利成果形式体现,这二者也是优质成果,有助于职称评审。
3.项目其他盖章文件:比如,负责项目预算工作,可复印一份预算书并盖上单位公章,同时让单位出具一份证明,表明该项目是自己参与完成的。根据工程级别,到相应主管部门出具证明并盖章。此外,项目中的环节性材料,如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等,尤其是有个人签字盖章的材料,都可作为项目过程材料的有力证明。但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在一张纸上写自己参与了某个项目,然后盖单位章,这种形式缺乏客观性,没什么意义,还可能让专家认为没有实质内容。
4.取得重大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在副高申报者中不多,正高申报者中也少,一般是行业大拿级别。如果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取得重要创新,并获得社会、经济效益,且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也可作为业绩补充。涉及这种情况的人才非常少。如果具备上述三种情况之一,通过率就会极高。
总之,职称评审中业绩材料要择优呈现,突出个人重点,优化个人贡献。每个人工作内容和岗位不同,不能用一套标准要求所有人,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认为不重要的材料可能反而影响通过率。
也并非故意为难大家,职称申报人数众多,没人会逐一去问某人是否有材料,有材料就提交,没有就淘汰。评审专家也没有精力去判定没有材料的人是否具备相应水平和能力。客观材料是第一前提,其他内容可在答辩阶段详细沟通。要清楚职称评审是择优评审,有通过率限制。大家都有业绩,别人能过,自己过不了,就要客观思考问题所在。 职称报名材料:木材加工和利用职称申报工作业绩材料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