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职称申报系统需个人登录“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平台”,网址:https://117.73.253.239:9000/sdzc-web-ui/business/login/login.html,建议使用IE11或谷歌浏览器。
二、填报基本要求
(一)填报项的证明材料(附件)需上传至系统对应位置。
要求:正面水平视图、清晰完整、命名简洁规范,如“2010年2月中级资格证书”“2022年7月论文“XXX”-通讯作者”。
(二)同一填报项附件内容超过2页,选关键页(首页、目录、项目综合简介、申报人员姓名、主管部门盖章或课题中的立项、开题、中期研究、结题)等重点内容逐页扫描并合并成一个PDF上传,形成完整的证明材料链。
(三)系统申报数据如有改动,对应的纸质版《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以下简称《评审表》)须重新打印签字盖章,确保信息准确完整。
三、系统基本信息填报
(一)申报信息
职称评审申报-“新增申报信息”
“申报年度”:选择“当年申报时间”
“申报级别”:初、中级职称
“申报系列”:工程技术
“现从事专业”:从相应下拉菜单中选择,不得选“其他”任意填写。
“申报方式”:按实际申报情况选择。其中,按专业技术职务申报的选择“正常晋升”,按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高级工、技师)申报的选择“高技能人才贯通”,符合破格申报条件选择“破格晋升”,并在本模块内“申报方式证明材料”上传《破格参加评审审批表》(附件6)。
“申报单位”:与法人单位名称一致,如“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
“参加工作时间”:与人事档案记录一致(未毕业的实习期不计算)
“专业工作年限”:毕业至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累计年限(未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时间不计算)
“是否委托评审”:选“否”
“保存”:生成当当年度申报信息
(二)补充基本信息
1.上传2寸正式免冠照片(办理职称电子证书用,小于0.05M)。上传身份证明材料。
2.“社保缴费单位”:点击“获取社保缴费信息”,选取最近的缴费起止年月。社保缴费单位一般与申报单位一致。
四、学历信息
含全日制学历(学位)和评审依据学历(学位),其中评审依据学历必须填写学信网验证码(学信网-高等教育信息-学历信息-查看该学历的电子注册备案表-在线验证码),确保在有效期内。
(一)学历信息填写一般情况
“全日制学历”指参加全日制教育取得的最高学历,“评审依据学历”指符合职称评审条件的学历。毕业时间、毕业院校及专业严格按照证书信息规范填写。
上传证明材料:全日制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评审依据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评审依据学历备案表或认证报告、学位认定报告等扫描件,毕业证书丢失的,需上传档案中《毕业生登记表》原件扫描件。(合并为一个PDF上传)
(二)学历信息填写其他情况
1.高中毕业无高考统招学习经历、参加国家承认的非全日制高职、网络、成人(夜大、函授、脱产、业余)等教育的,“全日制学历”选择“高中及以下”,“毕业院校”写高中学校名称,“专业”写“无”;评审依据学历一般填最高学历。
上传证明材料:高中毕业证(或高中毕业生登记表)扫描件、评审依据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评审依据学历的学历备案表或认证报告扫描件。(合并为一个PDF上传)
2.统招本科毕业后,研究生只有硕士学位没有毕业证的,评审依据学历写本科,依据学位写硕士,提交本科学历及硕士学位的学信网在线验证报告,填写硕士学位的学信网验证码。
上传证明材料:参照办理。
3.技工院校毕业的,附件上传技校毕业证书及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扫描件等。(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的高技能人才可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对待)
(三)非全日制学历毕业时间的要求
参加工作后取得的非全日制学历(高职、网络、成人等)做为“评审依据学历”的,不再限定年限要求。
(四)按“第二学士学位”申报
一般为修完4年本科专业课程,已准予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经过设有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的高等学校录取,再攻读另一个学科门类中的某个本科专业并准予毕业的(一般2年),可授予第二学士学位。本科在校4年取得“双学位”不符合“第二学士学位”要求。
(五)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申报政策
有效衔接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得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的工程技术人才,可提前1年参加相应职称评审。(专业学位硕士证书不同于普通学硕证书;专业学位与拟评审工程类职称专业应一致)
五、现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
现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分专业技术类和高技能人才类),三种证书选择一种填写作为本次评审依据。
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需上传完整内容页(扫描件包含封面、扉页、主页等关键信息)。
现职称证书丢失的,需上传《评审表》原件的扫描件
(一)使用现专业技术职称申报的:
正确选择评审依据职称“职称级别”“职称系列”(选择工程技术)、“现专业技术职称”。(其他如改系列申报的,现职称非工程类的,“职称系列”等需实事求是选择,并在“其他附件”上传《改系列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附件7)。
“获得现职称时间”:填职称证书公布时间(生效时间)。注:2021年5月之前发放的老职称证书,职称取得时间按“公布(生效)时间”起算;2021年5月后评审的新职称证书,职称取得时间从评审通过之日起算。
“现职称获得方式”:按实际情况选择(“正常晋升”一般指评审取得;“职称考试”一般为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考核认定”一般为未参加评审,本科专科初级认定或研究生中级认定的情况)
“是否为本次评审依据”:选“是”
“现职业资格”:不填
“现聘专业技术职务”:填现专业技术职称,无则不填
“聘任时间”:自公布评审结果、考试合格,职称证书批准之日起,即被视为岗位聘任,填写对应时间
“聘任年限”:指聘任累计年限,计算时间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每满12个月计算1年
(二)使用现职业资格申报的:
使用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证书(高级工、技师)申报。
“现专业技术职称”:填“无”
“现职业资格”:据实填写
“获得职业资格时间”:按批准时间填写
“是否为本次评审依据”:选“是”
(三)“上传证明材料”:上传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高技能人才贯通需上传聘任证明文件。
注:职称证书无章、无时间、手续不全的需扫描上传相应评审表作为依据。职称证书丢失的可用档案中职称评审表、公司公布的红头文件替代,并扫描上传。
六、现任(含兼任)行政职务
行政职务一般指“行政管理”的职位,上传正式的任命文件;没有的不填写。
七、任现职以来考核情况信息(专技人员年度考核表)
考核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且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情况,作为评委评议专业技术水平参考。
1.《专业技术年度考核表》一年一份(附件8)。
2.填报时每年度新增一条信息,在当前信息位置上传当年度考核表扫描件(正反面扫描成一个PDF)。
每年度考核表考核期限一般为1月-12月,如实填写本年度的专技工作及考核情况,如有更换单位的,由当年度最后一个工作单位盖章考核。其中,系统中“考核等次”所选选项与《年度考核表》填写一致(S、A为优秀,B为合格,C为基本合格)。“受聘专业技术职务”,根据职称证或职业资格证对应级别填写。
八、外语/计算机
不做为职称评审必要条件。如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和“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的,上传相关证书扫描件,其他无关证明无需上传。
九、学习培训及继续教育经历
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评审,须完成要求的继续教育学时(每年度至少30学时公需课和60学时专业课)。系统自动从省继续教育平台获取继续教育数据。继续教育学习年限与职称申报所需工作年限一致。
申报人员如需修改自动获取的继续教育信息,可在“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维护个人信息后重新获取。
若无法自动获取,手动添加证明材料。
十、工作经历
据实填写,时间连贯。从参加工作时间填起,应与社保缴纳一致。同一单位不同岗位合并填写即可,工作经历最多不超过6条。“专业技术职称”填写与实际一致(附件9)。
十一、任现职以来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1.获奖/表彰:填写取得现职称以来取得的;扫描件证据链要完整。一般以取得相应的证书为准。
范围:代表作制度,择优填写。各类发明奖和专业技术相关的成果及受奖均属于评议范围之内。不得提交各种正在申报(进行)还未取得成果和受奖原件的材料。
注意:论文、专利、课题等的获奖不得单独写在“获奖”
处,应与论文、专利、课题等合并扫描在对应位置。其他类似情况以此类推。
2.课题/项目:指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正式确定的年度或阶段性工程类重点研究课题、科技计划项目等;填写取得现职称以来取得的;课题中的立项、姓名页、开题、中期研究、结题证明等合并扫描为一个PDF上传(将课题重要位置扫描形成完整证据链的一个PDF即可,数百页的课题非重要位置不用扫描)。提交的工程、科研项目、课题等,均需已结项或结题。扫描件证据链要完整。课题有奖项的,该奖项与申报的课题合并扫描,不得将该奖项放在“获奖/表彰”中。其他类似情况以此类推。
3.专利:填写取得现职称以来的本专业相关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扫描件证据链要完整,专利还需扫描专利的简介页等。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检索查询等等相关材料可与专利一起扫描上传。
4.论文/著作:填写取得现职称以来正式发表、出版的专业论文、著作(著作:出版社正式出版物)。专利、课题/项目、获奖/表彰等以此类推。
填写要求:“位次”填写,论文成果等系个人独立完成的填写“1/1”;与他人合作完成的,采用申报人位次/合作人数的填法,如:申报人为第1位完成人,系3人合作完成的,填写:1/3,依此类推,为第2位的,填:2/3。
“转载刊物”填写:未在其他刊物转载的,不填,在其他刊物转载的,也需扫描上传相关证明。
“验证网址”:填写论文的具体可检索网址。
“上传证明材料”要求:①代表性论文、著作需上传封面、扉页(能体现刊物级别的页)、目录(有姓名的那一页,用笔明确标出姓名文章位置)、正文的原件的扫描件;②期刊期刊社查询截图(国家新闻出版署-办事服务>从业机构和产品查询>期刊期刊社查询);③知网、万方、维普主流网站检索截图。不得提交各种正在申报(进行)还未出版的论文。
论文发表在国外刊物的,需上传论文的英文、中文翻译件、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检索证明(例如山东大学图书馆出具的)扫描件。
论文有奖项的,该奖项与论文合并扫描,不得将该奖项放在“获奖/表彰”中。其他类似情况以此类推。
5.其他:填写除以上四项之外的、获得现职称以来能证明专业技术水平的代表性材料。例如《标准》《规范》参与起草,软件著作权等等。扫描件证据链要完整。
注意:以上五项不得混写混报;同一成果奖励论文的不同奖项只填写最高奖项。佐证材料包括受奖项目颁奖单位的表彰奖励文件等。D类高层次人才能体现专业技术水平的奖状、称号等等可作为评审职称依据上传。
十二、任现职以来主要专业技术工作成绩及表现
填写要实事求是、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取得的成绩要具体明确,作为专业技术能力评价的依据。
十三、六公开监督卡
各单位/部门出具,签字需齐全(附件10)。
十四、参加何种学术团体、社会兼职
如实填写并上传证明材料,没有不填。
十五、“上传其他证明附件”模块
上传《推荐申报职称公示情况报告表》扫描件(填写、签字或盖章齐全);
破格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须上传《破格参加评审审批表》;
改系列(专业)申报职称的,须上传《改系列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
此处不得上传任何代表性成果等相关材料。
各类表格有需要填写、签字、盖章、日期等的,办理齐全再扫描上传。
个人申报信息页面状态跟踪显示“审核结束”,仅指符合参加评审条件,与能否评审通过无关。
十六、打印《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
系统生成,A3纸双面打印,原件,经所在法人单位签字盖章。
《评审表》一式两份。评审通过人员的《评审表》待盖章完毕后存入本人档案,作为评审通过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