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表现一般的人才,想要评职称,一定要提前一年左右就开始准备材料!而对于业绩出色的人来说,其实即使在职称申报前一个月再开始着手准备,也没啥大问题!大伙儿别纠结: ………
业绩表现一般的人才,想要评职称,一定要提前一年左右就开始准备材料!而对于业绩出色的人来说,其实即使在职称申报前一个月再开始着手准备,也没啥大问题!
大伙儿别纠结:凭什么别人可以临时抱佛脚,我就得提前准备。你得先问自己,跟人家情况一样吗?人家有啥过硬的业绩,你自己又拿得出手啥?所以啊,现实一点,客观一点,面对这个事实:大多数人业绩都算不上特别拿得出手。
高级职称评审,虽然后头严格程度和含金量上会有所不同,但大方向、要筛选的东西、业绩种类,其实都差不多。咱先来掰扯掰扯,啥叫业绩材料:
评职称时,业绩材料主要是这三块:参与项目的合同、项目执行中的过程材料、项目收尾时的验收材料。
这些材料就是你证明自己业绩客观、真实、有技术含量、确实完成了的“铁证”啊。
比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各类规划方案、工程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开工会议纪要、图纸清单,还有竣工验收报告等等。
这里要重点敲黑板:很多人容易犯的一个错,就是只关注合同里的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觉得那些厚实实的纸张很重要。其实不然!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虽厚,但对职称评审来说,没啥实际用处。真正得留心的是那些和你专业工作紧密相关的材料,都可以收集起来,作为业绩证明的备选。毕竟,多一份材料,就多一份底气嘛。
那么问题来了,业绩材料到底从哪来呢?熊老师给咱捋了捋,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
1、项目获奖和荣誉
奖项和荣誉,可是最能直接反映你业绩成果的东西。不管是你参与的项目拿了奖,还是你自己因为项目获得了个人荣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优质业绩。不管是国家级的,还是省部级的,甚至是县区级的,或者是一些行业内的优质奖项,都是很有说服力的材料。总之,有奖状、证书啥的,记得一定要带上。
2、解决项目难题
想证明你的专业技术水平?那就说说你在项目里碰到了啥难题,又是怎么解决了的,用了啥技术手段。毕竟,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是技术水平的最直观体现。
很多项目施工时,可能会耽误人力、物力、财力,甚至留下隐患。如果你在负责的项目中,成功解决了设计、施工、维护、安装中的复杂技术难题,并且得到了专业主管部门的认可,那这完全可以作为业绩补充。相关的技术报告,或者得到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材料,那可都是实打实的证明,别光靠嘴皮子说,材料才是硬道理。
3、项目其他盖章文件
比如,你负责项目预算,那你可以复印一份预算书,上面得有单位的公章。同时,让单位出一份证明,说明这个项目是你参与完成的。哪个级别的工程,就去哪个级别的主管部门开证明,盖章。此外,项目里的一些环节性材料,比如开工报告、安全会议纪要、图纸、清单等,尤其是上面有你签字盖章的,都可以作为证明材料,穿插在项目过程材料里。这些材料啊,可都是你职称评审业绩成果的有力证据。
4、取得重大技术创新
重大技术创新,那可是凤毛麟角,副高里都少见,正高里也是少之又少,一般都是行业大拿级别的才有的成就。如果你在这方面有成果,比如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并且得到了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的认可,那这也能作为业绩补充。不过,这种情况涉及的人才少之又少。
这四种情况,但凡你有其中一种,那通过率可就高得离谱了。
总之,评职称这件事,业绩材料一定要挑最好的呈现,突出自己的重点贡献。每个人的岗位、工作内容都不一样,别想着一刀切。这也是为啥熊老师总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候,你觉得不重要的材料,说不定就是你通过的关键。
熊老师可不是故意为难谁。很多人抱怨:“你老让我准备这准备那的。”但你想啊,每年职称申报的人那么多,人家没那时间和精力,去一个个判断没材料的人到底有没有那水平。材料是第一道关,过不了这关,后面再优秀也没用。答辩阶段,你可以和评审老师好好沟通,但前期材料这关,必须得硬气。
别忘了,职称评审不是过关考试,它是择优录取,有通过率限制的!业绩人人都有,为啥别人能过,你就不能?冷静下来,客观地想想这个问题吧 职称报名材料:墙体材料职称评审业绩材料需要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