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评职称,基础条件其实大伙儿都差不多能满足,要是连基础条件都不满足就去申报,那问题就大了。所以,后续到底淘汰谁,关键得看你的业绩成果材料到底行不行。对于业绩 ………
这年头评职称,基础条件其实大伙儿都差不多能满足,要是连基础条件都不满足就去申报,那问题就大了。所以,后续到底淘汰谁,关键得看你的业绩成果材料到底行不行。
对于业绩成果材料,客观是关键。很多人说自己没业绩,也有人觉得自己业绩不错,但不管你说啥,都得靠客观材料说话。要是一样业绩不能被客观地体现出来,那基本就等于没有业绩。不过,工作很多年的人才们不用太担心,到了中级和高级职称申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能拿出些材料,只是有些人不知道怎么客观地呈现而已。
真正客观的东西,一般是甲乙双方签订,甚至三方、四方签订的合同之类的,这样的材料客观真实性会更高。另外,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表彰、承认,或者有盖章、签字、报道等,这些都是客观的体现。只是很多人才很难把握这个客观的度。
中高级职称评审,业绩要求在严格程度和含金量上有所不同,但业绩整体方向、筛选、种类等方面基本差不多。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业绩材料。
在评职称过程中,业绩材料主要分为三部分:参与项目的合同、项目进行中的过程资料、收尾阶段的竣工验收材料。这三部分是证明业绩客观性、真实性、技术能力水平以及完成情况的关键。
比如工程项目中的上级有关部门通知、指导文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划方案、工程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竣工验收报告、业主表彰等。
这里要重点提醒:很多人才容易忽视一点,工程合同里,除了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那些跟本专业工作相关的材料都可以收集起来,当作业绩证明材料的备选。不过,通用条款、专用条款虽然厚,张数多,但没什么实际意义。
那么,业绩材料主要从哪儿来,又该怎么收集呢?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种途径:
1、参与项目获奖和荣誉
有荣誉和奖项,是人才评职称提高通过率的重要因素。每年申报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的人里,有大荣誉、大奖项的人才通过率会非常高。优质奖项和荣誉,是各方面成果产出的优质体现。不管你是参与的项目得奖了,还是你个人通过项目获奖了,都属于优质业绩成果。不管是国家级、省部级、县区级奖项,还是一些优质行业级奖项,都可以作为客观业绩证明材料。一定要提供好获奖证书,与奖项相关的项目材料,以及能体现你名字和贡献的材料。
2、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难题
想客观体现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就看看在参与的项目中,你解决了啥难题,通过啥技术手段解决的。很多项目施工时,会出现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甚至埋下很多施工隐患。要是你在项目中解决了行业常见难题,或者在设计、施工、维护、安装中解决了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且效果显著,经有关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这也算业绩补充。相关的技术报告,或者得到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材料,都要提供出来。一般情况下,解决技术难题可能会通过论文成果或专利成果体现,这也是优质成果,能助力职称评审。
3、项目其他盖章文件
要是你负责项目的预算,可以把预算书复印一份,上面盖单位公章,同时让单位出一份证明,证明你参与了项目完成。哪一级别的工程,就到哪一级主管部门开证明并盖章。另外,项目中的一些环节性材料,比如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等,尤其是上面有你签字盖章的材料,都可以穿插在项目过程材料里。不过,有个误区,就是很多人在一张纸上写自己参与了某某项目,然后让单位盖章,这种形式不太行,没啥客观性。在单位里,要是和领导关系好,随便盖个章,这东西就没啥意义了,反而会让专家觉得你没啥真材实料。
4、取得重大技术创新
重大技术创新,副高里都比较少,正高会有一些,但也不多,一般都是行业大拿级别的。要是你在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上有重要创新,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也可以作为业绩补充。这种情况能涉及到的人才很少。如果人才具备上述几种情况的业绩,通过率就会非常高。
总之,评职称这件事,业绩材料要择优呈现,突出个人重点,优化个人贡献。毕竟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岗位都不一样,所以别用一套标准要求所有人。这就是为啥总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候你认为不重要的材料,反而是影响通过率的关键。
咱也不是故意为难谁,很多人才说,就要求提供这个材料那个材料。可你想啊,每年职称申报的人那么多,很多人一说不信你就去问,放心没人会问,有材料就交上去,没有就出局。人家也没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判定那些没材料的人到底有没有水平和能力。客观材料是第一前提,其他的等答辩阶段再跟答辩老师详细沟通也行,没必要死板。一定要明白,职称评审是择优的,不是通过性考试,有通过率限制。大家都各有业绩,为啥别人能过你过不了?好好客观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吧。 职称报名材料:建筑电气职称业绩材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