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天,河北各地相关单位已陆陆续续发出通知,开始准备今年的职称申报工作,想必不少人才也已经收到了关于材料准备的具体通知。所以,往后大家阅读熊老师的文章时,可能 ………
截止今天,河北各地相关单位已陆陆续续发出通知,开始准备今年的职称申报工作,想必不少人才也已经收到了关于材料准备的具体通知。
所以,往后大家阅读熊老师的文章时,可能会看到结合当下实际申报材料情况,关于职称评审业绩材料准备方法的讲解。
今天先重点探讨一个关键问题:职称评审业绩材料准备多少份较为合适?熊老师可以明确告诉大家,理论上,考核年限内的所有业绩成果材料都可以作为评审的业绩成果材料。但熊老师认为,数量的前提是保证连续性,只要是在考核年限内连续参与的业绩材料,且不断档,数量多少都是可以的。
中高级职称评审在业绩要求上,主要在严格程度和含金量方面有所不同,但业绩的整体方向、筛选标准以及种类类别等大致相似。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业绩材料:
评职称过程中涉及的业绩材料主要有三部分:参与项目的合同、项目过程中的环节资料以及收尾阶段的竣工验收材料。这些材料分别能证明业绩的客观性、真实性、技术能力水平以及完成情况。
比如工程项目中的上级有关部门通知、指导文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划方案、工程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安全会议图纸清单、竣工验收报告、业主表彰等。
在此重点提醒:很多人才容易忽视一个关键点,即工程合同中,除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外,与本专业工作相关的材料都可收集起来作为业绩证明材料的备选。不过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虽然页数多,但并无实际意义。
那么,业绩材料主要从哪里收集呢?熊老师总结了几点:
一、参与项目获奖及荣誉
有荣誉和奖项是人才评职称高通过率的前提条件之一,尤其是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评审中,拥有重大荣誉和奖项的人才通过率极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优质奖项和荣誉能体现个人各方面的成果产出。无论是项目获奖还是个人凭借项目获奖,都属于优质业绩成果。国家级、省部级、县区级奖项以及行业内认可的优质行业奖项,都可以作为业绩证明。要注意提供奖项证书、与项目相关的客观材料、获奖材料,以及能体现自己名字和贡献的客观材料。
二、解决项目中的难题
若想客观体现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参与项目时遇到并解决的难题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许多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人力、物力、财力无法解决或存在施工隐患的问题。如果负责的项目解决了行业常见的复杂疑难技术问题,并经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那么相关技术报告或得到行业及主管部门认可的客观材料就需要提供出来,不能只靠口头表述。一般情况下,解决技术难题可以通过论文成果或专利成果体现,这两者也是通过职称评审的关键因素。
三、项目的其他盖章文件
若负责项目预算,可复印预算书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让单位出具证明,证实项目由本人参与完成。不同级别的工程由相应主管部门出具盖章证明。此外,项目环节性材料如开工报告、安全会议、图纸、清单等,尤其是有签字盖章的部分,均可作为项目过程材料的一部分,成为职称评审业绩成果的有力证明。但要注意,不能简单地在一张纸上写明参与项目情况后盖章,这种形式缺乏客观性,甚至可能让评审专家觉得没有实质内容。
四、取得重大技术创新
重大技术创新在副高评审中较为少见,正高评审中也不多,通常是行业顶尖人才才能达到的水平。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取得重要创新,并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的,可作为业绩补充。不过这部分涉及的人才相对较少。如果人才具备上述三种情况之一,通过率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职称评审中业绩材料要择优呈现,突出个人重点,优化个人贡献。由于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岗位不同,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人。这也是为什么熊老师常说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有时候看似不重要的材料,可能会影响通过率。
熊老师并无故意为难人才的意思。职称申报人数众多,很多人认为只要提交材料,符合要求就能通过,不符合要求就不能通过,其实并非如此。评审专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评估那些材料匮乏的人才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和水平。客观材料是首要前提,其他方面可以在答辩阶段与评审老师进一步沟通,不必过于死板。要清楚职称评审是择优评审,有通过率限制。业绩人人都有,为什么别人能过而你不能?希望大家认真思考这一问题。 职称报名材料:建筑施工职称申报工作业绩材料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