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河北各地的不少单位已经陆续发出通知,开始着手准备今年的职称申报工作了,想必许多人才也已经收到了关于材料准备的具体通知。接下来,大家在阅读熊老师的文章时,可 ………
如今,河北各地的不少单位已经陆续发出通知,开始着手准备今年的职称申报工作了,想必许多人才也已经收到了关于材料准备的具体通知。
接下来,大家在阅读熊老师的文章时,可能会发现内容会结合当下的实际申报材料情况,给大家讲讲职称评审业绩材料该如何准备。今天,重点要说的是一个关键问题——申报材料准备几份比较合适。熊老师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理论上,考核年限内的所有业绩成果材料,都可以作为评审的依据。不过,熊老师认为,在数量上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保证材料的连续性,不能出现断档的情况。只要是在考核年限内持续参与的业绩,相关的材料都可以用来作为评审材料,只要它们是连续的,准备几份都是可以的。
中高级职称评审,其实对于业绩的要求,在严格程度和含金量上会有所区别,但业绩的整体方向、筛选标准、种类类别等,基本大体是一致的。那么,首先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啥是业绩材料。
在评职称的过程中,业绩材料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参与项目的合同、项目进行中的过程资料以及收尾阶段的竣工验收材料。
这三部分是证明业绩材料客观性、真实性、技术能力水平以及完成性的关键所在。就拿工程项目来说,其中会涉及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通知、指导文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划方案、工程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竣工验收报告、业主表彰等等。
这里需要重点提醒大家的是,很多人才往往会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在工程合同里,除了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之外,其他与本专业工作相关的材料都可以收集起来,留作业绩证明材料的备选。不过,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虽然看着厚、页数多,但其实它们在实际评审中意义不大。
那业绩材料究竟从哪儿来呢?又该从哪儿收集呢?熊老师给总结了几点常见的来源:
1.参与项目获奖和荣誉:有荣誉和奖项傍身,对于人才评职称来说,是提高通过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的评审,那些拥有重大荣誉、大奖项的人才,通过率往往会非常高,这基本是毋庸置疑的。优质的奖项和荣誉,无疑是各方面成果产出的优质体现。要是你参与的某个项目得奖了,不管这个奖是项目本身的,还是因这个项目你个人获得的,都算是优质业绩成果。这时候,不管是国家级、省部级、县区级奖项,还是在行业内认可度较高的优质行业奖项,都能作为客观业绩证明材料。当然了,奖项证书肯定得提供,同时与奖项相关的项目客观材料、获奖材料,以及能体现你在该项目、该奖项中的名字和含金量的客观材料,都尽量提供出来。
2.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难题:若想客观体现你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那就要看看在你参与过的项目里,遇到了啥难题,你又是怎样帮忙解决的,通过啥技术手段解决的,这些就是一种客观的体现。很多项目施工时,常常会出现人力、物力、财力无法合理调配,或者存在很多施工隐患这类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要是你负责的项目中遇到了行业比较常见的难题,并且在解决设计、施工、维护、安装中的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效果,还经过了有关专业主管部门的鉴定认可,那这也能算作业绩的补充。相关的技术报告,或者得到了行业以及主管部门认可的客观材料,你都得提供出来,不能光靠嘴说,客观材料可是很关键的。而且,一般情况下,解决技术难题往往会通过论文成果或者专利成果的形式来展现,这两样也算是比较优质的成果,对于助力你顺利通过职称评审也起着关键作用。
3.项目其他盖章文件:比如说,你负责一个项目的预算工作,那你可以把预算书复印一份,复印的预算书上要是盖了单位的公章,你再让单位出一份证明,证明这个项目是你参与完成的就行。哪一级别的工程,就到对应的哪一级主管部门去出具证明,并盖章。另外,在你参与的项目中,像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或者是一些图纸、清单之类的环节性材料,尤其是涉及到你签字盖章的那些材料,都可以穿插到项目过程材料里,这些材料也是证明你职称评审业绩成果的有力证据。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才喜欢在一张纸上写上自己参与了某某项目某某工程,然后让单位盖个章,可这种形式是肯定不行的,它体现不出客观性。直白点说,你在单位里,要是跟领导关系好,你想咋盖章就咋盖,这样弄出来的材料没啥意义,反而会让专家觉得你也没啥真凭实据。
4.取得重大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一般在副高职称评审里都比较少见,正高职称评审中虽说会多一点,但总体而言还是很少的,这通常都是行业内的大拿级别人物才能有的成就。要是能应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取得重要的创新成果,并且取得了社会、经济效益,还经过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的,也可以算作业绩补充。不过,这种情况能涉及的人才非常非常少。要是具备上述几种情况,那通过率就已经非常高了。
总之,评职称这件事,业绩材料得择优呈现,突出个人的重点贡献,毕竟每个人的工作内容、工作岗位都不一样。所以呀,尽量别拿一套标准去要求所有人,这也就是为啥熊老师总说具体情况得具体分析。有时候,你认为不重要的材料,可能恰恰是影响你通过率的关键。
熊老师也并非故意为难人才。很多人才可能会说:“你就要求我提供这材料那材料。”可你得想清楚,每年职称申报的人那么多,大多数人也不会去多问。你要是有材料,就送上去;要是没有,那就只能出局,就这么简单!人家也没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判定那些没提供材料的人才是否具备相应水平和能力。客观材料必须得是第一前提,至于其他的东西,你可以到答辩阶段,再跟答辩老师详细沟通,这也是可以的,没必要这么死板。得弄清楚一点,职称评审可不是那种只要通过就能行的考试,它是择优评审,是有通过率的!业绩人人都有,凭什么别人能过,你过不了?好好客观地想一想这个问题吧! 职称报名材料:机动车运用工程职称业绩材料怎么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