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职称评审基本保持稳定,若某政策即将正式实施,通常会在前两三年逐步过渡,这是政策推行的常规模式。近期,不少人才向熊老师咨询,称在网上看到诸如“大改革”“取消职 ………
每年职称评审基本保持稳定,若某政策即将正式实施,通常会在前两三年逐步过渡,这是政策推行的常规模式。近期,不少人才向熊老师咨询,称在网上看到诸如“大改革”“取消职称”“取消前置职称”的视频和文章,询问其真实性。熊老师指出,这些多为吸引眼球的标题党行为。在河北,取消前置职称的政策早已实施多年,并无新变化,也未发布新通知,情况一直如此。所谓可直接评定中级、高级职称的说法,实则源于老政策,早已为大众所熟知。
回到正题,中高级职称评审对业绩的要求主要在严格程度和含金量上有所不同,但整体方向、筛选标准及种类类别大致相同。那么,什么是业绩材料呢?在评职称过程中,业绩材料主要分为三部分:项目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料以及竣工验收材料。这三部分是证明业绩客观性、真实性、技术能力和完整性的关键。
以工程项目为例,涉及的材料包括上级部门通知、指导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划方案、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竣工验收报告、业主表彰等。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工程合同中,除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外,其他与专业相关的材料都可作为业绩证明的备选。虽然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内容繁多,但对职称评审而言并无实际价值。
那么,业绩材料从何而来?熊老师总结了以下几点:
1.荣誉与奖项:拥有荣誉和奖项是提高职称评审通过率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拥有重大荣誉和奖项的人才通过率更高。这些奖项和荣誉是个人成果的优质体现。无论是项目获奖还是个人因项目获奖,都属于优质业绩成果。申报时,需提供奖项证书、与奖项相关的项目材料、获奖材料,以及能体现个人贡献和含金量的相关材料。
2.解决项目难题:解决项目中的难题是体现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方式。在项目施工中,常会遇到人力、物力、财力难以解决的问题,或存在施工隐患。若在设计、施工、维护、安装中解决了行业常见难题,且效果显著并得到主管部门认可,可作为业绩补充。相关的技术报告或得到行业及主管部门认可的材料需一并提供。此外,解决技术难题的成果通常以论文或专利形式呈现,这也是助力职称评审的关键。
3.项目盖章文件:如负责项目预算,可复印预算书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要求单位出具证明。不同级别的工程,需到相应主管部门开具证明并盖章。项目中的环节性材料,如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等,尤其是涉及个人签字盖章的材料,都可作为项目过程材料。需注意,不能简单地在纸上写明参与项目后盖章,这种形式缺乏客观性,可能让专家认为没有实质业绩。
4.重大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在副高级职称评审中较少见,正高级职称评审中虽相对多些,但总体而言,涉及的人才有限。若能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实现重要创新,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并得到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认可,可作为业绩补充。
总之,职称评审中,业绩材料应择优呈现,突出个人重点贡献。由于工作内容和岗位不同,不宜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人。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有时看似不重要的材料可能成为影响通过率的关键。熊老师强调,他并非故意为难大家。职称申报人数众多,评审专家没有精力去判定未提交材料者的能力。客观材料是评审的前提,其他方面可在答辩阶段与专家沟通。职称评审是择优录取,有通过率限制。希望大家客观思考,认真准备材料。 职称报名材料:机动车检测与维修职称业绩材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