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河北各地的单位已陆续发出准备今年职称申报的通知,想必不少人才也收到了相关的材料准备通知。接下来,大家在阅读熊老师的文章时,可能会结合实际申报材料情况, ………
截至目前,河北各地的单位已陆续发出准备今年职称申报的通知,想必不少人才也收到了相关的材料准备通知。接下来,大家在阅读熊老师的文章时,可能会结合实际申报材料情况,重点了解职称评审业绩材料的准备要点。今天,熊老师要着重讲一个关键问题:申报材料准备几份较为合适?理论上,考核年限内的所有业绩成果材料皆可作为评审依据。但熊老师认为,数量的前提在于“不断档”,即只要是在考核年限内连续参与的业绩材料,无论多少份,都可用于评审。
中高级职称评审虽在业绩要求的严格程度与含金量上有所不同,但业绩的整体方向、筛选标准、种类类别等基本一致。首先,我们来明确业绩材料的内涵:在评职称过程中,业绩材料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参与项目的合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资料以及收尾阶段的竣工验收材料。这三类材料分别用于证明业绩的客观性、真实性、技术能力水平与完成情况。
以工程项目为例,涉及的业绩材料包括上级部门的通知与指导文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规划方案、工程中标通知书、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竣工验收报告、业主表彰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许多人才容易忽略工程合同中除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之外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材料,这些其实都可以收集起来,作为业绩证明的备选。然而,通用条款与专用条款尽管篇幅较长,却因缺乏针对性而意义不大。
那么,业绩材料究竟从何而来?又该如何收集呢?熊老师总结了以下业绩材料来源:
1.参与项目获奖和荣誉:荣誉与奖项是提升职称评审通过率的关键因素,尤其对于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而言,拥有重大荣誉与奖项的人才往往具有更高的通过率。优质奖项和荣誉是你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无论你是凭借项目获奖,还是因参与项目而个人获奖,都属于业绩成果的范畴。无论是国家级、省部级、县区级奖项,还是行业内认可度较高的优质奖项,都可作为业绩证明的客观材料。在申报时,务必提供奖项证书、与奖项相关的项目材料、获奖材料,以及能体现你个人贡献和奖项含金量的其他材料。
2.解决项目中的难题:若想展现专业技术水平与能力,参与项目时解决的难题及采用的技术手段便是有力证明。许多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遭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困境,甚至存在诸多施工隐患。倘若你负责的项目遇到了行业常见的难题,并且在解决设计、施工、维护、安装中的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且经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那么这也可作为业绩的补充。相关的技术报告,或是得到行业及主管部门认可的材料,都需一并提供。通常,解决技术难题的成果会以论文或专利的形式呈现,这两者也是助力职称评审的关键成果。
3.项目其他盖章文件:假设你负责项目的预算工作,可复印预算书,并加盖单位公章,同时要求单位出具证明,证实你参与了该项目。根据工程级别,到相应的主管部门开具证明并加盖公章。此外,项目中的环节性材料,如开工报告、安全会议记录、图纸、清单等,尤其是涉及你签字盖章的部分,均可纳入项目过程材料之中,作为职称评审业绩成果的有力证据。但需注意,仅在一张纸上写明参与项目后加盖公章的做法并不可取,这种缺乏客观性的形式容易让评审专家认为你没有实质性的业绩成果。
4.取得重大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在副高职称评审中较为少见,正高职称评审中虽稍多,但也仅限于行业内的顶尖人才。若能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与经验,在工作中实现重要创新,并取得社会与经济效益,经市级以上专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也可作为业绩补充。不过,符合这一条件的人才少之又少。若人才具备上述三种情况之一,职称评审的通过率将大幅提升。
总而言之,在职称评审这件事上,业绩材料的准备应遵循择优呈现、突出个人重点、优化个人贡献的原则。由于每个人的工作与内容岗位存在差异,切勿用同一套标准去衡量所有人。这也正是熊老师常强调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候,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却可能成为影响评审通过率的关键因素。
熊老师绝无故意为难人才之意。面对每年海量的职称申报,许多人才会抱怨要提供各种材料。然而,现实情况是,没人会主动去询问你是否有材料,只能是你有材料就提交,没有就只能退出。评审专家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评判那些没有提交材料的人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与水平。客观材料是职称评审的第一前提,至于其他方面,完全可以在答辩阶段与评审专家深入沟通,不必过于拘泥。有一点必须明确,职称评审并非通过性考试,而是一场择优录取的评审,存在一定的通过率限制。既然人人都有业绩,不妨客观地思考一下,为何他人能通过而你却不能。 职称报名材料:机动车运用工程评职称的业绩材料怎么做